九:復古與文人趣味

南宋
文人想要回到唐代文人的狀態
對於正統文人來說,佛教是很激進的。

在韓愈這里,仁變成外在的博愛,加了新的觀點。 如果不把仁義變成道家的哲學的話語,就無法與道家進行比較。
學而易明 :學習好懂得知識就有智慧嗎?韓愈偷換了概念。
他其實對思想史做了一個改造,是為了與佛老進行鬥爭。
養其根而俟其實:先修身,達到這個境界,(對自己是非常自信的)
要去辯別哪些東西是正統的,(但有些經就是後人編的,還是要強行解釋)
可以把他的美學歸結為:求道,最正統的方式追求的文學。
不可以不養也 :美學之道,尋求一個外在的歸範之道。青年總是要長大的,不斷的區分什麽是正什麽是邪。
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處心有道……:把內心做到位了,還可以讓更多的人領悟這個境界,他對於藝術的理解,“文以載道”有人把他的理解為約束,道不是書本上的知識,由道來把文撐起來。

柳宗元:作文之法與歷史傳承意識
故吾每為文章…… :養氣而養心,不斷地在養我的氣,排除錯誤的路徑對我的干擾。把道講通,寫文章的道理。… ...➔➔➔

另一種真實

“我們的藝術的基本目標是將主觀客觀化,而不是將客觀主觀化。”
——古斯塔夫‧卡恩

雷東與莫羅通過主觀的表達引向一種神秘的存在,和中世紀不同,是自我,經驗的東西。

這是背後隱藏的一種真實。

普通人可能認為這個山沒什麽意思,但在賽尚眼里可以坐一個月不動,要表達的做為一個存在物存在的事實。

高更: 心靈的感覺/思考是感覺的奴隸
有很多的東西用語言聲音不能表現,繪畫可以

梵高:我的畫作是痛苦的呼喊,盡管鄉村向日葵的這些畫可能象征著感謝。

他的東西相比高更更趨於存在。

馬蒂斯:把顏色用得更加純

康定斯基:源頭可以找到塞尚,我們可以看到塞尚的方法論,很理性。

英國:康斯泰伯爾,
透納大約是在1850年左右,啟发歐洲大陸的印象派。模糊的感覺。

拉斐爾前派:可以歸納到浪漫主義的框架中去。

羅斯金:我們在畫面中要講一個道理。他有一個樸素的觀念,希望有一種功能。

questions about aesthetics

(1)什麽是“規範詩學”?你認為其對於藝術創作有什麽積極意義?
是一種文學規範,研究“如何寫”詩歌的問題,是從語言的角度對詩歌的創作提出了一系列形式上的規範。
詩歌語言不斷的鍛造與錘煉,變得更加爽朗、凝煉。“規範詩學”蘊含的變通之術,為詩人的個性抒展開啟了門戶。同時也是文學理論和文學形式上的頁獻。
(2)《滄浪詩話》是不是“神韻說”?正反觀點各自的依據是什麽?
從文中的觀點來看,不是“神韻說”。“第一義之悟”和“透徹之悟”是對同一等級詩歌的不同表述,並非各有格調、神韻之二義;“興趣”與“神韻”不是一個含義,錢鐘書所謂“詩之有神韻者……”的引用,將興趣置換成了神韻;同時“以禪喻詩”的角度來看,別字理解也有誤,實質上是“教外別傳”的“別”,“別趣”實際上是不尚義理惟在興致的趣味。嚴羽的“妙悟”主要是為了把詩的創作與參禪進行類比,並沒有把禪與詩的一切進行類比,王魚洋將“以禪喻詩”變成“字字入禪,這種說法只是王漁洋所倡導的。

象山觀水的心法-笔記

通過山水這種自然之文,能不能用過這種形色的狀態呈現出來。
並不是一上來就講形象,宗炳是希望達到一個至人的高度。
類往往帶有一種抽象的性質,玄牝之靈,即是最大的類。
它是一個從下往上的山水畫觀。

中古繪畫的“心法”自覺
用自己的心去描摹,“詳古人之意,專在顯其所長,而不守於俗變也。”目的是表現,而不是再現,這種道的過程用筆來表現出來。
真和俗是相對的。這個背景來源於追求脫俗的文化背景。

六法之精要在氣韻骨法
謝赫主要在品評古畫……張彥遠等人,都是在是古非今。
中國的美術歷史,可以算是一個覆古的觀念史。
氣韻生動是一個總綱,後面都是運用。
氣韻也是一種心法。
古之善畫者,都是有文化品味者,不能僅僅留在普通人當中。
平等的、大眾的藝術是不存在的。

難解的“氣韻”
氣韻真的能指導創作嗎?
鄒一桂區分了鑒賞與創作,他沒有理解張彥遠的意思,氣韻是一種心法。韻是有度,是藝術家的基本法度。
明清以來的問題是不再追求主體狀態,只是從作品上看,認為心意、筆法、氣韻不能分開看。… ...➔➔➔

日記十年

不知不覺我已經寫了十年日記了,过去的九年,我的九本紙質日記全部集中到了一起,雖然翻閱起來很方便,但是不易檢索。之后的电子版日記分散到了几個地方,要全部保存到這里還是一項大工程。

回頋過去的一年,在个人網站上寫日記檢索起來十分方便,並且每一天都能标出大的話題,我將之前的日記慢慢保存到這里,還是很不錯的一件事。有的內容還可以隨時同歩公開到部落格。

當我再次打開以前的日記時,密密麻麻的繁體到很多字讀不懂的篆體已經讓我感到有些陌生了,但那就是四、五年前的自己留下的東西,突然覺得自己還是可以重新捨起繁體字這個習慣,為自己的生活增加一點樂趣。
雖然當時最後只流于形式,但自己那個時候還是對古典文化很亲近的,現在我還是可以真正地去感受它的魅力。

現在用倉頡打簡體字已經比較熟練了,現在我想要打繁體可以隨時打,繁簡通打,倉頡真的太合適了。

如今在網站上記録只有一年時間而已,我相信這只是開始,希望再接再厲。

建站周年纪念日

今天是建站一周年纪念日。

我已经不记得2019年的这一天,我为什么会突然心血来潮地折腾一整天,装上服务器,安装好Wordpress搭好网站了。

可能是我那一段时间一直在关注一些博客,也刚好看到了很多很有意思的个人网站,所以也想建一个网站吧。

后来自己仔细想想其实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建站对我充满吸引力的原因,应该是在内心深处想找回自己的某些记忆:

在2006年2月,当时新浪博客还是很火爆的时候,我刚学会上网,对网上的一切都很好奇,包括浏览器图标和那些绚丽的网页。我在新浪开通了邮箱和博客,这是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邮箱和博客,也是自己第一次在互联网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在博客开通的时候,我非常兴奋,迫不及待地给自己取名字、加装扮、选背景、开通各种各样新的功能,把自己的“大作”发表。

开通好博客之后,发现博客边栏里有一个访客统计,毎当博客的访问数加一的时候,自己就激动一下,有人来看我的博客了!发现每次自己刷新一下页面的时候,那个访问数就会多一个,当时不懂为什么,所以自己疯狂刷新自己的博客。到访问数到100的时候,我还特地画了一张“… ...➔➔➔

冷静

可能我对这次的疫情过于恐慌了。

这几天出门,街上基本没有什么人,遇见的人也是戴上口罩把自己捂严实的。自己去过的最热闹的地方应该就是超市了。户外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冷清,大概其他地方都是这个情况。我会离别人很远,生怕遇上瘟神被感染。

网上流言四起,遣责不戴口罩的长辈。很多人不相信官方的确诊数和死亡率,各种数字都有,人心惶惶。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瘟疫。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虽然已经克服了鼠疫、天花等恐怖的传染病,依然有着对“瘟疫流行,十室九空”、疾病、死亡的恐惧。年轻人没有经历过传染病的流行,或着对上次的SARS只有着模糊的印象,那么恐惧和心理冲击会更大一些。

可是仔细想想,这是否真的会是一次像黑死病一样的灾难,可能并不是:

上一次给人类造成重大灾难的传染病并不是SARS,而是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仅一种流感就造成了几千万人的死亡,平均死亡率在2.5%-5%,同时对年轻人的危害更大。相比之下,SARS有15%的死亡率,只有几千人受到感染。这次的肺炎虽然传染性很强,但目前的情况来看严重程度不如SARS,对免疫力强的人危害并不大。… ...➔➔➔

第八讲 博物馆与传统艺术

艺术如何成为艺术?
我们如何认识艺术?谁让它成为艺术的?
奇马布埃的画之前不是艺术。

杜尚是离经叛道的人。

罗马城本身就是博物馆。

系统的收藏开始了,温克尔曼的《古代艺术史》

近代博物馆大发展,让你开始思考。
启蒙运动就这样开始了

中国对艺术的认知比较少。

人类的文明载体被放到了一起。

重新的角度切入博物馆 作业

第九讲 博物馆与当代艺术

一、博物馆对当代艺术史的“促生”

当代艺术史的缔造看起来像一场庞大而精细的谋略。

博物馆策划构成了缔造艺术史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提供欣赏的空间,还提供趣味导向审美共识

二、博物馆展览策划的艺术批评

在传统思维保守的旧博物馆时代,展览并无过多策划,展品之间保持沉默与人入胜的因果关系,更像一个公开的库房。
策划是随着博物馆的近代化进程而逐渐加强与深化的。

问题是:策划的原则是什么?它是如何影响人的?

具体与博物馆相配套的管制手法,就是关于艺术史的缔造及展示。

福柯认为社会能量只会通过两个途径加诸于人,即权力与知识。前者如监狱后者如博物馆,后者不会运用暴力等强制手

那么,这种带有主观干预的认知过程符合博物馆教育所应当具有的自由精神和民主态度吗?

同理,一件客观而恒常存在的艺术品,会被主观的

博物馆展览触及了艺术史的编撰问题,策展者或收藏家的个人,愿望往往成为左右艺术发展的因素,甚至构成了艺术史发展本身。

在展览策划中,策划者必然有自已的观念,而且会将自己的意见尽可能地灌输给观众,这是一种知识发布原理。… ...➔➔➔

中国语法的崩溃与交互凝视中的自我身份建构–中西艺术交汇中的审美经验或知识形成

事实上,与他者的遭遇乃是自我认识的首要条件,以理论术语来表达,就是让对他者而言是前理解的(什么句子)、潜意识的、含混不清的东西具体化、对象化。–齐格蒙•鲍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