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未来

关注了一下信仰和生育率的讨论。

和某些人所想象的不一样,全世界的无神论者比例在1970年到达历史高点后,人口在逐渐下降。
而以信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为主的信教人口在逐渐增加。 这可能和无神论者的低生育率有关。

虔诚的信仰者会有充足的动力生育。

要维持一个完整的能养育子女的家庭,个人是需要为家庭或者所在的社区牺牲的,这就需要某种共同的信仰作为凝结核。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传统社会通常在教堂结婚。

不要看不起生育很多子女的家庭,因为他们才是未来世界的继承者。

(转载)
——————————————————————————————
孩子到哪里去了?低生育率的具体理由有以下几个:

1、成本
普遍认为,不生孩子是由于生育的成本比较高。在发达国家,人们认为生育成本比较高,但政府的补贴非常多。在如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让孩子吃饱喝足没有任何压力。成本这一点被反驳。

2、焦虑
所有的经济危机对生育率都有非常负面的影响,但是很多国家并没有长时间的经济下滑,这不可能解释几十年来的生育率崩溃。… ...➔➔➔

爱的定义


对于爱,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解释,如今的人往往将爱定义得比较狭隘。
在CS路易斯的《四种爱》中爱有且仅有以下四种类型,在我看来,这四种爱是有层次高低的:

  1. 神爱:又称博爱,即上帝之爱。上帝创造万物,神爱世人,这种爱是对所有人类,是无私、无差别的。
  2. 亲爱:即亲人之爱。在童年开始我们就能感受到亲人之爱,或者它在漫长的时间下产生。亲人之爱和友爱不同,亲人可能和我们有着不同的思想、价值观,但是我们依然能有爱。很多人往往无法理解这种爱,如果无法感受到亲人的爱,那么他是没有办法有“神爱”的。
  3. 友爱:即朋友之爱。朋友是志同道合的人,可能有着相似的兴趣爱好、或者相似思想、价值观。知音难觅,我们很难找到知音般的朋友,但是为了某一个共同的目标在一起奋斗,产生的友谊也是宝贵的。如果无法感受到友人的爱,那么他只能从“情爱”中寻找爱。
  4. 情爱:即情欲之爱。很多人理解的爱止步于此。情爱不需要亲爱、友爱的支撑,不甚了解的人之间,都可以产生情爱。这种爱属于欲望和肉体,它其实是短暂的。起于荷尔蒙的爱,只会随着欲望消散。
...➔➔➔

中國美學賞析

憂生和憂世

        憂生是人生觀、自我層面,憂世是世界觀,人間世層面。   

        首先是憂世,是社會性的自我實現。而憂生是進一步的追問我在這個世界怎麽實現自我,投入非政治的心態去創作。

        王國維欣賞李煜的“赤子之心”,能夠建立一種南宋之後沒有的氣象,將他比作釋迦牟尼與基督,是因為他已經超拔出人間世,有一種興亡感,人間和自然的對比帶來了創作的靈感。

        淵源上,中國傳統文人一直都和政治關系密切。先秦儒家就注重“家國天下”的情感倫理,而從屈原“天問”對神話的懷疑,到韓愈的“不鳴則平”、“不期而文”,都體現了這種“憂”,也是創作的靈感來源。他用中國的文人思維推出並解釋了類似尼采“超人”的有極高創造力的境界,這是西方征服自然、不可調和的思維模式所不能提供的。… ...➔➔➔

中國美學史 六 文心雕龍

好好的去讀一下某一個篇章,文心雕龍注,讀的過程中要讀注释。 其實到現在已經不是美學範疇了,叶朗有些地方已經和現在不一樣了。
文心雕龍的意義在於 讀經典 ,學識修養是重要的。美學史的意義是和前人对話,我們不可能一個個朝代的去講。
未講的內容:六朝的書畫美學,更多地講文學問題。
因為文字是最普遍的藝術,由文學來看美學是中國美學的一個重要特徵。文是一種創造力,畫詩書都是輔助。

《文心雕龍》作者生平
北方貴族家庭,家道中落,魏晉南北朝時期很多經典依靠佛寺,梁武帝篤信佛教。後來有反對的聲音。他找了一個當時的達官貴人瀋約,天天給寺庙提文,使得後來只出了這麼一個《文心雕龍》,後來出家了,但你很難讀出有佛學,為什麼沒有什麼佛學理論。

《文心雕龍》的立意
序志篇在最後,講清楚志嚮用意是什麼。
心哉美矣,故用之焉 :每個人都有思考,想問題本身就是很美的事,把規律性的東西表示出来,“雕龍”用了一個典故,目的是要達到一個龍的狀態,龍也可是道家的狀態,文心雕龍的目的是把皇帝的東西解释出來,這本书開篇即原道。… ...➔➔➔

十:明人的真性情

“真性情”是明代的主線。背後的思想基礎還是以儒家為主,佛學的狂禪與道教的觀點到了儒家之中。
民間的趣向猶其的重要。
與六朝和唐的真不一樣。
先秦-漢 漢-宋 宋以後 分為三個階段
明末有一大批儒生,是近代以來傳統文化的中介。在國家滅亡的狀態之下有更為自覺的文化意識,體現強烈的亡天下的觀念,這樣一種體會使得宋末和明末的文人……,這樣一個過程開始反思這些問題。
元明以降近古思想的主線:心性之學
文人的科舉還在。明代把考試作風往前一步,思想的正確正統性。
意識形態的向心力(xian zhi),在這樣一種情況出現一種革新。
放在了內心的修煉上,是儒家養氣的延續,也是禪宗的內修。 牛毛繭絲,無不辨晰,未必是對的。
黃宗義:明代以來都延續理學,但王陽明至良知是一個大突破。
在王陽明的基礎上,人人可成聖。似乎就是一種宗教。

陽明學:致良知與知行合一
忽悟格物致知之旨…… :不要從外面求,讀史什麽都沒有意義了。為什麽人和人不一樣了呢?可能人的成色、斤兩不一樣。一開始延續理學,開始格物。他只是為自己求理學上的一個解脫。莫名其妙就悟了。不去刻意的打坐了,用自然的觀念。有點像蘇軾否定的氛圍。… ...➔➔➔

questions about aesthetics

(1)什麽是“規範詩學”?你認為其對於藝術創作有什麽積極意義?
是一種文學規範,研究“如何寫”詩歌的問題,是從語言的角度對詩歌的創作提出了一系列形式上的規範。
詩歌語言不斷的鍛造與錘煉,變得更加爽朗、凝煉。“規範詩學”蘊含的變通之術,為詩人的個性抒展開啟了門戶。同時也是文學理論和文學形式上的頁獻。
(2)《滄浪詩話》是不是“神韻說”?正反觀點各自的依據是什麽?
從文中的觀點來看,不是“神韻說”。“第一義之悟”和“透徹之悟”是對同一等級詩歌的不同表述,並非各有格調、神韻之二義;“興趣”與“神韻”不是一個含義,錢鐘書所謂“詩之有神韻者……”的引用,將興趣置換成了神韻;同時“以禪喻詩”的角度來看,別字理解也有誤,實質上是“教外別傳”的“別”,“別趣”實際上是不尚義理惟在興致的趣味。嚴羽的“妙悟”主要是為了把詩的創作與參禪進行類比,並沒有把禪與詩的一切進行類比,王魚洋將“以禪喻詩”變成“字字入禪,這種說法只是王漁洋所倡導的。

冷静

可能我对这次的疫情过于恐慌了。

这几天出门,街上基本没有什么人,遇见的人也是戴上口罩把自己捂严实的。自己去过的最热闹的地方应该就是超市了。户外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冷清,大概其他地方都是这个情况。我会离别人很远,生怕遇上瘟神被感染。

网上流言四起,遣责不戴口罩的长辈。很多人不相信官方的确诊数和死亡率,各种数字都有,人心惶惶。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瘟疫。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虽然已经克服了鼠疫、天花等恐怖的传染病,依然有着对“瘟疫流行,十室九空”、疾病、死亡的恐惧。年轻人没有经历过传染病的流行,或着对上次的SARS只有着模糊的印象,那么恐惧和心理冲击会更大一些。

可是仔细想想,这是否真的会是一次像黑死病一样的灾难,可能并不是:

上一次给人类造成重大灾难的传染病并不是SARS,而是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仅一种流感就造成了几千万人的死亡,平均死亡率在2.5%-5%,同时对年轻人的危害更大。相比之下,SARS有15%的死亡率,只有几千人受到感染。这次的肺炎虽然传染性很强,但目前的情况来看严重程度不如SARS,对免疫力强的人危害并不大。… ...➔➔➔

第一讲

李茂森

[private container=”span”][email protected][/private]

一、经验之谈

The Art of Worldly Wisdom

五点感言: 尊德行道问学;为生活而学习;我思,故我在;我素,故我行;用心,则快乐。

《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我素,故我行:有一颗平常心。

二、学会思考

见微知著,在细小的地方发现问题,思维懒惰和熟视无睹的问题。

三、课程构思

伦理思想广泛渗透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心里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是人类生活的灵魂,是人类智慧中的精华部分。

怎样用伦理学来解释和解决新问题

什么是伦理学?什么是新问题?

问题:博物馆在举办展览的时候,迎合观众迎合市场的现象。

研究具体问题的时候要有科学精神;要有逻辑

考核方式:1、课堂出勤:30% 2、论文写作:40% … ...➔➔➔

以儒行恶

“秦汉以降,尧舜三王,周公孔子之道,未尝一日行于天地之间。”

听到这句话我被深深触动。这就奇怪了,中国古代不就是以儒治理天下吗?朱熹为什么这么说?

当对历史了解得深入,就会慢慢发现,自董仲舒作《天人三策》以来,真正信仰儒学想要实践儒学政治思想的人从来就没有好下场。

统治者宣传儒家话语,利用法家思想,以国家暴力机器作为后盾,构建意识形态,目的就是为了统治和维护王朝。

其实国家话语、暴力机器、和意识形态这三者都和信仰没有关系。

两千年以来,中国发生的大杀戮、群体灭绝不绝于耳,上至霍去病坑杀八千匈奴、下至乾隆屠灭准葛尔,哪个不是在辉煌的官方话语中做的事呢?越往后越是以儒教话语来歌颂这些事,利用儒家行恶,维护统治(看到有人写的古代小说,也都是宫斗剧那套)。中国真正信仰儒家的人都是被打压的,可能其中真正的内核自从秦汉早已散失殆尽,能够建立的根基已经无法存在。因此有些古人的行为今人完全不能理解。到当朝就愈发衰落,已经需要其他思想构建意识形态了。